變性蛋白上樣緩沖液的儲存條件直接影響其穩(wěn)定性和有效性,關乎后續(xù)實驗結果,儲存時需注意以下方面:
溫度控制
短期儲存:若在 1 - 2 個月內使用,可將變性蛋白上樣緩沖液置于 4℃環(huán)境儲存。此溫度下,緩沖液中成分的化學活性相對降低,能一定程度減緩成分降解,維持緩沖液性能穩(wěn)定,且方便隨時取用。
長期儲存:若需長期保存,應將緩沖液分裝后凍存于 - 20℃。分裝能避免反復凍融對緩沖液造成損害,因為每次凍融都可能導致溶液中成分的物理化學性質改變,如蛋白質聚集、試劑沉淀等。例如,含 β - 巰基乙醇的緩沖液,反復凍融可能加速其氧化,降低對蛋白質二硫鍵的還原能力。
避光保存:許多變性蛋白上樣緩沖液中含有的成分,如溴酚藍、β - 巰基乙醇等,在光照下容易發(fā)生光化學反應。溴酚藍受光照可能分解,影響其作為電泳指示劑的準確性;β - 巰基乙醇光照下加速氧化,減弱對蛋白質的還原效果。因此,緩沖液應儲存于棕色容器或不透光的包裝中,放置在避光處。
防止污染
避免震動:劇烈震動可能導致緩沖液中不穩(wěn)定成分發(fā)生物理或化學變化,如引起溶液中微小顆粒聚集、產生氣泡等。氣泡的存在可能影響緩沖液的均一性,還可能導致蛋白質樣品在加熱變性過程中受熱不均,影響實驗結果。所以,緩沖液儲存位置應避免靠近震動源,移動時也要小心輕放。